3月,正值全市春播备耕的关键节点,青海省海东市纪委派驻第六纪检组积极响应,将春耕备耕工作列为当前监督重点,围绕春耕物资准备、涉农补贴发放、农资供应以及技术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全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为全市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全力保障农资调储,夯实春耕基础。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派驻第六纪检组督促相关部门扎实做好农资调储工作。从目前全市储备情况来看,各类农作物种子储备充足,总量达10670.81万公斤。其中,麦类作物1048.29万公斤,马铃薯9072.5万公斤,玉米245万公斤,蚕豆31.02万公斤,油菜270万公斤,其他4万公斤。供销部门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方面也毫不懈怠,储备化肥32912吨,包含二铵17410吨、尿素10702吨、小化肥2045吨,此外还有有机肥3万吨,农药2.1吨,农膜2吨;同时,已销售化肥2398吨,其中二铵1065吨、尿素863吨、小化肥470吨。纪检组通过对储备和销售数据的密切关注与监督,确保农资供应在数量和品类上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实际需求,为广大农户顺利开展春播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惠农政策监督,确保补贴精准落地。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派驻第六纪检组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紧盯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督促农业部门积极落实2025年农业转移支付资金。截至目前,已落实资金4.66亿元,其中粮油生产保障资金1375万元,将用于支持粮油种植相关的各项工作,稳定粮油产量;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5800万元,旨在提升耕地质量,鼓励农民保护耕地生态环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1150万元,助力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0万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资金3936万元,扶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4289万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纪检组通过严格监督,确保每一笔补贴资金都能精准、及时地发放到农民手中,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户。
加强农资“打假”监督,守护农资质量安全。农资质量关乎农业生产的成败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派驻第六纪检组积极督促农业部门和市场监管局协同开展护春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在执法行动中,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0人次,车辆33台次,对种子生产企业7家、农资经营门店124家以及生产基地107个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严格细致的检查,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进入流通市场,从源头上防止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为大春备耕营造了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王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