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下寨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一年一度的双膜马铃薯种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拉开了当地春耕生产的序幕。作为乐都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双膜马铃薯种植不仅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还在保障地区农产品稳定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据下寨村种植户周孝文介绍,下寨村的双膜马铃薯往年惯例是春节过后就着手播种。但今年受天气影响,气温偏低,播种时间有所推迟。目前播种工作已经启动,预计一周左右便能全部完成。此次双膜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00亩,在村民们的辛勤劳作下,这片土地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乐都区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气候条件,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双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应用,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这一技术不仅巧妙化解了早春冻害对马铃薯生长的威胁,还让马铃薯的收获时间比传统地膜种植方式提前近一个月。收获后的土地还能复种豆角、白菜等蔬菜,实现一年两茬的高效种植模式,在为后续作物种植预留充足时间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和单位面积产量,真正做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为了确保双膜马铃薯的优质高产,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在背后默默发力。马铃薯组组长王生财表示,下寨双膜马铃薯种植基地目前主栽品种为冀张薯12号,这一早熟品种虽然具有生长周期短的优势,但对种薯质量要求极高,且病虫害抵抗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些问题,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自主培育脱毒苗、繁殖微型薯等方式,不断提升种薯品质。在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改善种薯生长环境,到应对三四月可能出现的冻害,指导农户加厚棚膜,再到五六月马铃薯早晚疫病高发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和喷施叶面肥措施,全方位守护马铃薯的茁壮成长。
目前,乐都区双膜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左右,覆盖多个乡镇。随着种植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双膜马铃薯将再次迎来丰收。这不仅会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也将为乐都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引擎。(杨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