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两地需求对接机制和《关于建立浙江援青“小组团”支援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促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在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协调对接下,2月20日和21日,浙江——海西教育援青需求对接会和医疗援青需求对接会分别在杭州举行。为使对接精准高效,会前海西州相关部门和单位会同援青指挥部全面摸排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双方在会上就需求事项进一步进行了对接。
对接会上,针对海西教育当前仍面临区域、校际发展不均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浙江省相关单位参会人员表示,将继续巩固好教育援青的情谊,全力支持配合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把教育援青工作做实做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使命担当,确保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构建体系化支援模式,擦亮“组团式”支援品牌,全力打造教育支援的金名片;完善协同合作机制,建立专题会和需求对接机制,加强互访互学,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活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援青经验。
浙江省卫健系统将聚焦海西需求清单,统筹全省优质资源,推动支援模式迭代升级。进一步强化浙青两地卫生健康委、援青指挥部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围绕重点任务,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重大援建项目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优先选派复合型医疗骨干,重点充实海西医疗紧缺学科力量,推动两地科室结对、业务协作,打造特色“拳头”科室,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学科发展格局;建立“按需选派、动态轮换”机制,不定期选派浙江医疗专家赴海西开展门诊手术、辅导培训、学术交流等医疗帮扶工作,为海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浙江援青坚持“大组团”“小组团”协同、“输血式”“造血式”并重,重点在提高海西医疗教育整体水平上下功夫,如启动“高原高峰”医疗帮扶行动,浙江省“组团式”结对医院增至11所,实施青海省第一个远程5G—AR急诊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开展脑卒中早筛早查等四大公益行动等;实施“教育强基”行动,近三年落实援青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教育援青项目15个,深化“校长+中层+专任教师”组团模式,创新“影子式”跟岗培养模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改善贡献了浙江力量。(记者 李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