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湟中:“智能化”打造现代生态奶牛场-新华网
新闻
2025 02/24 16:55:20
来源:湟中融媒

西宁湟中:“智能化”打造现代生态奶牛场

字体:

本网综合消息:一头头戴着智能耳环的奶牛在宽敞干爽的牛舍里悠然吃草,奶牛排队走上转盘式全自动挤奶机,“粪污”变“粪肥”实现生态循环……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养殖已成为湟中西堡生态奶牛养殖场的“标配”。

说起奶牛场的智能化,场长王明亮如数家珍。在场长的带领下来到高大宽敞的牛舍里,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不时发出浑厚的“哞哞”声。每头牛的耳上都戴着一个蓝色的耳标,上面还写着数字编号。

“我们现在总存栏是1800多头,每头牛耳朵上都有一个电子耳标里面有芯片,和人的人的身份证是一样的,我们把牛的基本信息都输入到系统里,然后每天去奶厅挤奶的时候会识别,识别后会知道牛的所有信息,包括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分娩日期、奶产量。”湟中区西堡生态奶牛养殖场场长王明亮介绍。

早上7点,一头头奶牛沿着特定通道,进入挤奶转盘,每头牛对应一套挤奶设备,挤奶盘上可同时容纳50头奶牛。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洗、消毒、安装挤奶设备……一切准备就绪,挤奶器启动,乳白色的牛奶顺着管道流进奶罐里。整个过程仅用10分钟。

“我们现在每天的产奶量在15吨左右,每天挤两次奶,早上7点钟一次,晚上也是从7点钟开始,大概每个班次在3个小时左右,因为我们配备的是50位的转盘挤奶机,很快挤完,然后通过速冷把牛奶降到3度以内,通过运输车冷链运输到互邦乳业进行深加工。”场长王明亮说。

每天在奶牛进入挤奶转盘之前,挤奶厅主管李秀慧都会对当天的奶质样品进行化验,她边化验边告诉记者:“这个是我们每天取的样品,取这些样品主要是做抗生素检测,专门有记录,如果合格了就上挤奶转盘,不合格就会留到原圈。”

作为奶牛养殖基地,是如何体现绿色、生态、环保?一排排标准化、钢结构的牛舍宽敞通风,满载牛饲料的饲喂机和除粪机在牛舍间奔走……没有脏乱的景象、没有难闻的气味。

沿着养殖基地往里走就是占地1500平方米的干湿分离车间,有6个发酵槽,同时还配有3500平方米的晾晒场。“这是粪污分离车间,我们的粪通过干清粪进入中转中心,通过压榨的方式,液体作为沼液发酵,通过污水处理厂或者还田,沼渣和第三方合作进入到有机肥厂。”场长王明亮说。  

此外,养殖基地实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采暖系统,实现恒温牛舍,有效节约运营成本。

“我们这栋牛舍占地2200平方米,40多亩,牛舍里配备了氨气检测、温度、湿度检测,通过舒适度改善监测牛舍里所有的数据,来指导生产。”王明亮指着牛舍里的智能化设备给记者介绍了起来。

奶牛只有吃得好才能产出好奶。养殖基地内的饲料储存棚里,饲草料堆积如山,这可是奶牛喜欢吃的上等“营养餐”。旁边混合一体搅拌机正在工作,不一会儿,搅拌好的饲料就被送到了奶牛的嘴边,奶牛们俯首进食,吃得香甜。

湟中区立足西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借助东西部协作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特色种养殖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明显。基地目前实现土地流转175亩、户均增收2000多元,订单种植饲草2000亩、户均增收4000多元,稳定就业50多人、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光伏发电年均增收120多万元。(俞惠珍)

 

 

 

 

 

 

 

 

【纠错】 【责任编辑: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