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以来,海东市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安排部署,构建“市委统筹、纪委牵头、部门主抓、县区主战”的联动体系,建立“一领二抓四联动”工作模式,紧盯重点难点,打破常规、创新方法,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推动整治工作见行见效。
紧盯重点领域整治。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等4个方面17项整治内容和“三资管理、学生营养餐、医药领域、灾后恢复重建”4个重点领域及突出问题整治攻坚,坚持到基层把脉问诊,到一线寻求“良方善药”,找准“切入口”,协同联动解难题、办实事,卓有成效推动解决了海东力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拖欠600余名农民工工资870万元,打通全市不动产“办证难”40个小区办证通道,协调启动了停工5年的平安区2014年南嶺华府105户住户的棚改重建工作,加快推进了全市11家医疗机构54项临床检验项目互认工作,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紧盯群众实事办理。督促相关行业部门用心用情体察群众实际困难,把办理“民之所盼”“民之所求”实事作为回应群众关切、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抓手,先后办理抓得住、短期能见效的民生实事94项。其中推动实施的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一窗通办”、健康惠民服务活动、政企对接帮助群众就业、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城市公交线路优化提升、乡村污水垃圾治理、“局长进大厅”解决服务中的堵点和难点等便民利民活动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集中整治带来的真成效、真变化。
紧盯基层党风政风。坚持将案件查办与警示教育、廉政建设有机结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171次,覆盖各级各类干部20500余人,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持续释放严的信号、营造严的氛围。层层压实线索查办责任,强化拓展办案效应,严肃整治全市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户数133户、乐都区某乡政府违规将13万元临时救助金用于63名特困人员生活救助金等“关系保”“人情保”问题,严肃查处互助县某村侵占72.95万元村集体草山补偿款等“蝇贪蚁腐”,通过用一件件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转作风、明规矩,知敬畏、守底线,干部廉洁奉公、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紧盯制度机制建设。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双管齐下,同步开展以案促改,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规定,堵塞监管漏洞,将整治成果切切实实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基层发展的动力引擎。集中整治以来,全市39家市直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共新建、修订《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严肃纪律转变作风的若干规定》《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农牧业项目管理细则》等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92项,通过制度上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构建管得住、有成效的制度机制体系,织牢制度笼子,拧紧规矩螺栓,规范权力运行。(马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