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未过,青藏高原寒意犹浓。晚上9点,阵阵寒风让气温又降低了几度,但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机务段综合楼五楼的会议室里暖意洋洋。247名“00后”青年职工正在“夜间自习室”里看书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这个会议室变成了一个“大自习室”。
青年职工在“夜间自习室”内学习。(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机务段党委书记于小林介绍,西宁机务段常年承担着高原铁路机车牵引任务,随着近年来新线不断开通、运输任务越来越重,机车乘务员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
为进一步补充机车乘务员人才队伍,机务段计划于2月底前开展定职机车副司机鉴定工作,鉴定中的理论部分,需要年轻的“见习司机”们全面掌握。
“以前,我们白天要跟车没有时间学习,晚上退勤后就算想学习,也找不到安静环境。”学员韩永祺说。
了解到青年职工的这一需求后,机务段整合资源,将一间大会议室和大教室改造为“夜间自习室”。自2月5日开设以来,自习室每天19时至23时准时开放,配备老师全程答疑,既避开了青年职工的白班作业时间,又能让经验丰富的老师集中辅导,解决青年职工的理论难题。
青年职工在背诵安全规章。(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这间约150平方米的“夜间自习室”被划分成了“静音自习区”“走廊背诵角”“面对面辅导间”等功能区,还设置了“随机考”“趣味考”“动态考”等模拟考试环节。11名行车安全领域的老师组成“金牌讲师团”,随时准备为青年职工答疑解惑。
从事机车运用教学工作整整10年的老师兰海林介绍:“我们采用‘白天实践训练+夜间理论学习’的螺旋式教学法,把学员白天遇到的实操问题转化为晚间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家从容应对各类问题。”此外,老师傅们还围绕安全意识、规章制度、机车操纵驾驶技能等开发定制课程,统一解决大家的理论难题。
兰海林在为青年职工们讲授理论知识。(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以前下班后总忍不住刷手机,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硬件设施,我的学习效率比之前高多了。”学员杨增林说。
“看着这些孩子,就像看见30年前在绿皮车上废寝忘食‘啃’规章的自己,年轻就是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从业36年的老师韩文学看着教室里的“00后”学员们满心感慨。
当星光洒向铁道线上停留的机车,“夜间自习室”的灯光依旧明亮。青年职工们在“夜间自习室”里努力学习,未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成为驰骋在“天路”上的火车司机。(记者王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