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技艺的认知,青海省博物馆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青海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主题活动。2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通过“制作干吃汤圆”与“扭扭棒烟花灯制作”两大板块,感受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文化传承,舌尖上的元宵
活动以“干吃汤圆”制作为开场,活动指导老师结合青海本地元宵习俗,生动讲述了汤圆背后的团圆文化。亲子家庭通过揉搓、塑形、装饰等步骤,将传统糯米粉与创新食材结合,制作出色彩缤纷的免煮汤圆。
环保手工,指尖上的烟花灯
为倡导绿色节日理念,活动特别设计“扭扭棒烟花灯”手工环节。孩子们用扭扭棒编织出绚丽的烟花造型,并嵌入LED灯串,在暗室中点亮时引发阵阵欢呼。家长李女士表示:“用环保手工替代真实烟花,既安全又有意义,孩子还学到了废物利用,在博物馆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
寓教于乐,传递文化温度
活动穿插元宵知识问答、作品评选等互动环节,参与者不仅收获了文化知识,更深入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未来青海省博物馆将继续推出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相关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本次活动的圆满举行,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在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方面所发挥的社会价值,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节日体验。通过此次元宵节社教活动,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还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关于本地历史和世界文化的宝贵知识,同时增强广大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