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25青海“新春第一会”:打造高原招商“吸”“引”力-新华网
新闻
2025 02/07 10:25:56
来源:青海日报

读懂2025青海“新春第一会”:打造高原招商“吸”“引”力

字体:

  2025年这个春季,青海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新坐标!

  2月6日,农历乙巳蛇年春节小长假后的第二天,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聚焦“招商”这一主题,打响了青海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枪”,开启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围绕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等主题,为新年经济发展“划重点”,为未来产业打造“给信号”,并号召全省上下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实现“开年即起跑,起跑即冲刺”的干事新风尚!

  细读青海“新春第一会”,感受发展新启示!

  谋新篇,为何以“招商”切入新年开局篇?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注入经济活力的“源头活水”。

  从历年的经济年报中可以看到,青海经济发展并不充分,但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青海贡献,需要锻造青海发展优势、需要优化青海经济结构、需要促进青海产业升级……但这一切的关键一招正是“招商引资”。

  会议指出,对于青海“新春第一会”主题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以“招商引资”切入全年经济发展布局。

  考虑全局,谋定良策。确实,招商引资能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韧性,提升就业与民生,实现民族团结,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上,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小牛对去年全省招商工作做了总结,其中一组数据记忆犹新:全省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作项目125个,签约总额1114.2亿元,超年度目标114.2亿元。

  直观来看增加的是数字,但其实数字背后带动着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为整个社会发展焕发新生机。对青海来说,产业结构单一、低端产能过剩、缺乏高精尖支撑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算力、高原康养等新兴产业,填补产业空白,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

  当然,除此之外会议还指出,招商引资能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助于提升青海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高原“石榴籽”抱得更紧。

  会后,有参会代表对记者说,选择“招商引资”作为“新春第一会”主题,体现了青海在新一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具有重要意义。

  使绝活,青海如何发挥招商“磁吸”效力?

  引来更多“源头活水”,集聚澎湃新动能。对比过去单单拼优惠的“政策招商”已然落后,以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能力,以及产业链式发展和地区资源优势等,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比拼的关键。

  正如会议所指出,青海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青海上下,全系统、全产业、全领域都在大搞招商,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全省统筹、地方主责、部门主业、上下联动的招商引资机制。来青投资将实现“你发财、我发展”的新目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青海紧随其后,省级层面出台《青海省实施招商引资“六大行动”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相关制度规定,构建统筹协调、运转顺畅、务实高效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

  市州层面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创新工作,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培育增量、注重质量,效果显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在会上发言时谈到,海西一直坚持创新聚引招商,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着力推动资本招商、存量并购招商,切实强化场景招商、平台招商,不断提升招商质效。

  此外,青海各相关部门建立中央企业对接合作工作机制、异地青海商会返乡交流对接机制、促进外商投资工作协调机制,依托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援扶机制,推动园区共建、产业协作、项目合作。

  当然,作为招商引资“生命线”的营商环境,青海近年来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工程,倾力做实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四篇文章”,先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优化年”“攻坚年”“提升年”,梯次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2.0、3.0、4.0版。

  名副其实,青海早已极具“吸引力”。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人张志祥在大会发言时说道,2023年12月26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龙集团完成了对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的司法重整,我们来青海正是因为看到了青海良好的矿产和油气资源禀赋,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为有色金属和钢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青海还是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主要交通枢纽,综合考量,青海是投资兴业的不错选择。

  敲重点,“新春第一会”哪些内容要牢记?

  “新春第一会”常被视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风向标。

  2025青海“新春第一会”不仅蕴含深意,同时,还有特殊意义,因为这一年是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谋划“十五五”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现有的成绩取之不易,未来的发展必将充满挑战。

  那么2025年,青海经济发展风向标是什么?“新春第一会”给了明确“标注”。

  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青海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将储能、绿色算力、大数据、5G、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同时要兼顾传统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建设,积极嵌入国家发展链条。将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成为青海经济向好的纽带。

  此外,新建与招引的新项目还必须坚持远近结合、项目为基,立足“十四五”,展望“十五五”,进一步明晰落地地区产业定位、特色优势、发展基础,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要素资源有保障的项目。

  同时,还要紧盯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中国500强、民企500强等优势企业,加强项目筛选,关注产出效益,注重投资强度,引进一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上下游配套、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招引方向,即为发展方向。

  会后,圣翰金属科技(青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华强告诉记者:“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在座的各位切实感受到青海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拿出的硬招实招。相信,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必将实现发展动能的大提升。‘新春第一会’获益匪浅,2025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值得期待!”

  高原位高,春风未到,但一幕幕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春耕图”让暖意席卷高原大地,让位居内陆的青海更具“吸”“引”力,从“新春第一会”开始,青海将书写“春天里的新故事”!(记者 芈 峤 张 鹏)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