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版”春节的国潮魅力-新华网
新闻
2025 02/01 10:27:17
来源:青海日报

感受“非遗版”春节的国潮魅力

字体:

  龙腾戏舞、民俗展演、非遗体验……“阳和启蛰,品物皆春。”2025乙巳蛇年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中国年,它更像是一场文化盛宴,凝聚着中华儿女共通的情感、智慧与审美,群众出游热情更高,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青海各地张灯结彩、灯笼高挂,氛围感拉满,并深挖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根据本地特色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举办了丰富多彩、主题多样、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让人们在品味精彩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儿,让文化之美添彩和美中国年氛围。

  文博场馆里寻年味

  1月29日,正月初一。青海省博物馆内张灯结彩,蛇年主题的装饰随处可见,年味与文化气息交融。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充满趣味与文化内涵的“宝藏新春——春节知识知多少”寻宝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

  上午10时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大家化身“寻宝家”,在博物馆各展厅中寻找隐藏的特定卡片。尤其小朋友们穿梭在展厅内,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期待。他们细心观察,耐心寻找,发现卡片后都兴奋不已。随着一张张贴纸被找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博物馆内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参与者回答问题即可获得新年奖品,大家在寻宝和答题的过程中,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享受着探索与学习的乐趣。”青海省博物馆值班工作人员宋志成笑着说。

  春节期间,青海省博物馆将推出“姓氏探秘——你姓什么?”“重造非遗——当湟源排灯遇到锦灰堆”“灯灯灯灯——元宵节灯笼制作活动”等文化活动,将传统节日与文化体验相结合,让蛇年春节更具文化韵味和时代价值。

  1月30日,寒风挡不住热情,格尔木市文化馆二楼美术厅热闹非凡,“丹青绘盛世·墨韵迎新春”书画展为蛇年新春添一抹文化亮色。

  一进展厅,墨香扑面而来。书法作品风格各异,楷书规整、行书飘逸,笔锋尽显功底。一幅“瑞蛇贺岁,福满格尔木”的楷书,引得爱好者驻足讨论,比划着运笔的力度与节奏。

  绘画作品同样精彩。山水画展现格尔木山川,雪山、云雾、湖泊,逼真又富有诗意,勾起观者对家乡的眷恋。花鸟画里,牡丹娇艳、鸟儿灵动,引得众人围聚,惊叹国画魅力。

  此次展览共展出90幅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作品饱含创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新年期许,成为市民游客新春独特的文化体验,让大家在艺术氛围中感受新年的欢乐与祥和。

  1月31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举办了《鉴照古今——天水地区铜镜专题展》《丝路古国货币展》等系列展览活动,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奉上精彩的“文化大餐”。

  走进馆内,柔和的灯光照亮了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仿佛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游客们怀揣着对历史的好奇与敬畏之心,穿梭于各个展厅,尽情吸取着历史与文化的养分。

  不远处,海子诗歌陈列馆静静矗立,不少游客参观完陈列馆,都站在诗歌馆旁边的“幸福站”牌前拍照打卡,快门不仅记录下了德令哈的美景,也记录下了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好戏连台过春节

  1月30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被春节的喜庆氛围紧紧包裹,一场以“祥蛇呈丰稔·年味玉树浓”为主题的春节系列活动盛大启幕,为群众献上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

  活动在精彩的歌舞中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青年锅庄队带来伊舞《索荣锅庄》,舞步轻盈、舞者笑容洋溢,传递新年祝福;歌曲《新年祈愿》借真挚情感与动人旋律唱出新年期许,伊舞《福瑞欢歌》以欢快节奏和优美舞姿展现独特民俗风情,歌曲《新的一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阵阵掌声。

  当“美好生活”已然成为时代命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的藏族扎木聂成为歌唱幸福生活最好的活动之一。

  1月31日,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安多扎木聂琴手工制作公司,一曲悠扬的扎木聂弹唱《宗日圣源》,唱出净秀同德的悠久的历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木聂传承人多杰才排忙碌着新的编曲、弹唱。

  只见,多杰才排手持6弦扎木聂琴,边弹边唱边舞,有唱有白,节奏活泼,再加上周围人的群奏,仿佛弹唱出了同德草原的辽阔、石藏丹霞的巍峨,祖国的大美江山、无边盛景,仿佛尽展眼前。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我也得用我们扎木聂弹唱的方式来记录,来歌颂。”多杰才排说。

  1月31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上吾屯村一改往日宁静,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欢腾。一场极具特色的舞蹈盛会在村里热闹开场,满是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感恩。

  台上舞者步伐轻盈而富有韵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仿佛在描绘着生活的美好画卷。舞蹈进行到高潮时,围观的群众也被深深感染,纷纷加入其中,晒场上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场民族舞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上吾屯村村民对幸福生活最真挚的感恩与赞美。

  “非遗”春节非一般的魅力

  1月28日,“除夕藏戏闹新春 多彩非遗添年味”——《智美更登》传统藏戏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格萨尔广场上演。展演人员全面展现了富有地域艺术特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完美演绎了主人公善良、勇敢、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3时50分许,一场绚烂夺目的“除夕烟花绘年韵 熠熠华光迎新春”烟花秀在大武镇夜空盛大上演,绚丽多彩的烟花划破夜空、直冲云霄,在空中盘旋飞舞,寓意着新的一年山河无恙,喜乐吉祥。

  1月31日晚,“青海年·最海东”2025年春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回老家过年”夜游主题迎春活动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火爆开演。五彩绚烂的花灯展、魅力四射的灯光秀、热气腾腾的土火锅、非遗传承的打铁花……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

  “这些花灯太好看了,像一条长长的蛇。”“来来来,都坐下,围着火锅喝熬茶。”……景区的“烟火气”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一份温暖,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春节期间,油嘴湾冬季文化旅游活动以“回老家过年”为主题,有打铁花和铁壶表演,有“百米龙灯长廊”“自然女神”“灿烂星河”等花灯展,还有《媒婆贺新春》《可汗出征》《公主招婿》《梦回600年》等民俗展演,让广大游客在这里感受文化中国年。

  连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社火队“火力全开”,紧锣密鼓地开展排练,用心雕琢舞龙、舞狮、秧歌等社火节目,力求在春节期间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社火盛宴”。

  伴随着激昂的鼓声,他们精准地踏着节奏,欢快地舞动着。舞龙时,巨龙如灵动的蛟龙穿梭飞舞,龙身随着舞龙者的动作起伏翻腾,时而高昂,时而俯冲,仿佛要腾空而起,展现出龙的威严与灵动;舞狮时,狮子憨态可掬又不失威武,通过跳跃、翻滚、登高、朝拜等动作,演绎出狮子的活泼与俏皮,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还有天官赐福等表演,演员们身着华丽服饰,手持道具,队形不断变换,演绎出丰富的故事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千姿百态的“非遗”元素,就在人们热热闹闹过大年的“社会实践”中,以愈发鲜活生动的姿态代代传承。(记者 倪晓颖 执笔;陈俊 马振东 李永波 程宦宁 栾雨嘉 齐延迪 洪玉杰,通讯员 孟克达来 参与)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