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记者从“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文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大力培育弘扬“五个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预计全年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均20%以上。
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做好“生态+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加紧编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着力健全完善“1+N+X”规划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制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导则》《旅游景区生态容量测算方法》,发布《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指南》《生态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速提效。
青海文旅部门深刻把握和弘扬践行“挺起民族脊梁的红色文化”,创排演出《昆仑问道》《青春铸剑221》《长空烈焰》等一批红色主题文艺作品,有力激发了各族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的内生动力。以革命遗址遗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托,推出一系列红色文化观光和精神体验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景区、线路和活动。同时,以红色资源撬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青海落实文保资金9963万元,实施项目50个。开展宗日、夏尔雅玛可布等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深化柳湾彩陶195个符号研究。积极推进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热水墓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条纹彩陶靴入选“《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提升,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初步建立。争取资金4664万元,系统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研究、传播,让非遗焕发新生机,与现代生活更好连接。
此外,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39个、每年投入2000万元为400个村(社区)配置文化设备。开展春季文旅系列活动365项。戏曲进乡村、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演出2520场次,惠及群众80余万人次。深化“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豹街·西海路美食街、新千丝路风情街、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百企入青”招商活动。举办“5·19中国旅游日”、2024年援青六省市大型融媒体直播走进大美青海等活动,持续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记者 倪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