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70岁的达杰一边整理着牦牛绒,一边和一起干活的老人们说说笑笑。
达杰出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这里是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是藏羚和野牦牛栖息繁衍的重要区域。2006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他和村里的部分牧民搬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黄河源昆仑社区定居。
从牧民到居民,近二十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越来越美好
9月的格尔木,秋意渐浓。走进黄河源昆仑社区,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社区内,文化广场、幼儿园、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套有便民服务厅、居民议事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
今年62岁的多秀村退休教师尕才仁2004年搬迁到格尔木黄河源昆仑社区,住着8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带一个小院子,屋内家具家电配套齐全。
“搬过来后,我们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住房干净整洁,小院里还能种植蔬菜花卉,孩子上学方便,离格尔木市区只有7公里,出门就医、购物都很方便。”尕才仁说。
产业越来越兴旺
手工制作的围巾、腰带、相机背带、手机挂绳……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均出自黄河源昆仑社区牧民之手。
在曲麻莱县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助力下,黄河源昆仑社区成立了牛毛手工合作社,通过采取“党支部+基地+平台+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措池村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增收。
“以前在牧区的时候,他们会编制马具或者抛石绳,有一定的基础。大家先编制了腰带、围巾等单品,但销售情况不太好,之后我们邀请三江源设计师联盟共同推动,给合作社的老人教授技术,手艺有了很大提升。”曲麻莱县驻格尔木黄河源昆仑社区党工委书记格力尖措说。
目前,措池村的手工艺品已经不仅仅是围巾、腰带,还设计出了相机背带、手机挂绳、钥匙扣等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有了好产品,再通过网店销往全国各地。如今,产品销量逐年上升,2023年合作社净收入达32万元。
除了牛毛手工合作社外,目前黄河源昆仑社区正奋力推进格尔木昆仑村生态园、昆仑民族文化村集贸市场、昆仑民族文化村民族手工艺加工坊、黄河源社区蔬菜大棚4个项目,让群众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收入,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生态越来越和谐
“虽然搬到了格尔木昆仑社区,但曲麻莱的草原也是我们的家,守护好黄河源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束了8月份的巡护,管护队负责人南加多杰带队,从300多公里外、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保护区归来。
纸盒子、塑料瓶、塑料袋……忙碌两天,管护队载着一袋袋捡拾的垃圾归来,把可回收的送到垃圾站,不可回收的填埋处理。
“我们现在一个月去一次,随着交通的便利,两三天时间就能巡护完道路沿线。”南加多杰告诉记者,现在全社区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已经覆盖了70%,管护队会定期带领牧民开展保护黄河源头的实践活动,清理109国道和214国道的垃圾,有效维护了黄河源区和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境。
同时,管护队还通过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材料,新增和更换环境保护宣传牌等实际行动,向沿线的司机、游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随着生态保护的深入,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国道沿线的垃圾少了,草茂密了,野生动物多了,河流得到了涵养,实现了从‘国家推动保护’到‘自发自觉保护’的思想转变,生态管护员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南加多杰说。(记者 李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