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兴了,咱们总算拿到证了,心里也踏实了!”4月29日,家住西宁市城北区某小区的王先生拿到盼了十多年的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喜上眉梢。原来,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欠缴税费、未通过建设工程验收、开发建设主体灭失等原因,该小区352户群众入住十多年,一直办不了不动产证,为此没少到信访局上访。直到2024年初,经过省市区三级不懈努力,业主们终于拿到不动产证。
这一信访积案的成功化解,是青海信访系统“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青海各级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99.77%、按期办结率99.91%、群众满意率98.19%,实现了信访工作“一年进步最快”的目标。
协同发力做“加法”——大量“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实体性化解
“自3月28日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督办会召开以来,全省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外截至5月9日化解率为96.61%。”省信访局局长当周介绍。
信访工作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落实责任是推动解决信访问题的“牛鼻子”。一直以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各级党政部门纷纷健全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群众、阅批群众来信、包案化解重点问题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领导率先垂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信访工作局面。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完善信访制度,是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举。青海省充分发挥新组建的省委社会工作部职能作用,推动信访工作在党委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激发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活力,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法治化进程。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及时有效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完善6大项23个具体机制,突出城乡建设、劳动保障、涉法涉诉等10个重点领域;分别与省委组织部、省委巡视办、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国家安全厅4个部门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巡视巡察协作机制、违法违纪信访信息沟通机制、涉信访领域国家安全协作机制“四大监督机制”。
如何推动信访工作从“事后”向“事前”转变?青海省打破了“以信访信息系统登记量为准”的传统保守观念,采取接待群众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督查推动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法,结合落实省委“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攻坚”活动,对全省各级信访量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这样做“加法”,让全省各级信访部门能随时掌握信息动态,主动发现、快速反应、参与调解、解决诉求,打通了信息“中梗阻”、架起了线下“连心桥”,切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源头化解矛盾做“减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走进西宁市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硕大的电子屏显示着矛盾上报110、视频调解和矛调数据等系统,这是青海首个实现“智慧调解一体化”的平台。如今,当事人只要通过“矛盾纠纷随手报”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实现上报矛盾纠纷,平台实时将信息推送给附近的调解员,调解员接单后赶往现场处置,群众在手机上能看到调解员的实时位置,双方可电话沟通情况。如果5分钟内无人接单,指挥中心会主动联系事发地附近的调解员前往处理。
源头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也是信访服务社会治理大局的重要方面。青海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住基层这个重心,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采取接待群众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督查推动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法,以“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为载体,深入一线排查信访矛盾纠纷,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变“多中心”为“一中心”,10多个部门联合入驻,“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群众“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青海省由省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各有关部门在全国率先推行州县乡三级“五中心合一”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模式,基层信访流程更优、力量更足、专业性更高、公信力更强,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信访总量“倒金字塔式”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网底进一步兜牢,源头治理的信访生态持续向优向好。
信访工作法治化做“乘法”——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办好办实
信访工作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根本是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都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
为实现这一目标,青海省研究制定《青海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方案》,系统设计“前段预防法治化、中端受理办理法治化、末端监督追责和维护秩序法治化”责任图,明确“受理→调解→行政三级办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路线图,把牢思想源头、基层源头、化解源头、责任源头“四大源头”,明晰信访事项办理“四个告知单、四个讲清楚”流程,建立健全违法信访行为处置工作信访过程清单、违法证据清单、处置措施清单“三张清单”管理机制,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共识。
深入推进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在重要时间节点和每月整数日安排律师坐班参与接待来访群众,为信访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律师对法治信访的促进作用。改革和完善信访听证制度,积极研究探索信访代理办法,确保当事人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做到信访人“事心双解”,不断提升听证和代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同时,大力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把《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八五”普法学习内容,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举行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书法作品展,依托“百姓大舞台”开展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掀起学《信访工作条例》、用《信访工作条例》新热潮。
为民排忧做“除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单位拖欠我们的工资及机械费用多年。因为法律关系复杂,涉及部门多、责任划分不清,我的信访诉求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今年年初,西宁市民张先生通过网上信访反映问题。为解决这一积案,省信访局和相关部门协调张先生信访事项所涉诸多单位进行会商,最终依法依规妥善解决。
动真碰硬,力度空前。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聚焦点。针对“两难”“两拖欠”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推动问题化解,全省累计解决办理不动产登记259个小区9.74万户(套)住房,推动全省23个保交楼项目8711套住房完成70%,为1.6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9亿元。
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痛点难点和突出问题,各级信访部门联合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积极探索信访听证制度和信访代理陪访制度等创新举措,从完善政策层面打通“两难”问题堵点难点,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部署,精准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人民情怀,树牢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青海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当周表示。(记者 魏爽)